蒙頂黃芽
- Franziska TEAROMA
- May 28, 2021
- 1 min read
工藝繁複之黃茶

「蒙頂黃芽」產於四川雅安蒙頂山的芽型黃茶,顆顆芽頭手工細採,唐代便是著名茶區,清代成為上貢朝廷之珍貴茶品。
蒙頂山產出許多名茶,知名有蒙頂甘露(綠茶)、蒙頂石花、萬春銀針。
春茶品質最好,其中又以明前茶為最。採收一心一葉,或是最高級的芽頭製成。

黃茶工藝繁複,黃茶前期的製茶方式與綠茶近似,高溫殺青破壞茶葉內部酶的活性。
不同於綠茶,黃茶工藝多了一道繁複的工序—悶黃。「悶黃」大致做法是將殺青揉捻後的茶葉用紙包好,或堆積以濕布蓋之。其後不斷反覆解開復炒數次,在堆積攤放24小時候,茶葉轉黃,香氣透出,最後進行烘乾完成。在悶黃的過程中,茶坯經水熱作用發生輕微的非酶性自動氧化,使嫩綠的茶葉轉變為黃色。
因此,黃茶既有綠茶的清香甘鮮,卻又比綠茶更溫和、香醇。

黃茶茶乾形狀扁秀,綠黃光潤,扁平飽滿,芽毫密覆,甘香微隱。
茶湯有一種稻穀的溫暖氣息,近似炒米香。

初次品嘗黃茶,總會覺得與綠茶一般無二,唯有同時品嘗綠茶與黃茶,才能喝到兩者口感上的區別。綠茶鮮甜滋味鮮爽,黃茶口感上醇和許多。而米糠稻穀的香氣,也是黃茶品賞的特色。特別是當新鮮的茶乾置入溫熱過後的茶碗或蓋碗時,隨著熱騰的蒸氣,冉冉散發迷人的炒米香。

Comentários